- 回归业态本质,一是传统零售,二是规模生意。
- 传统零售意味着创始人要对此有理解和决心,零售长期赚钱是个苦生意,需要在一点点运营细节里抠出利润,沃尔玛、京东都是 15-20% 毛利率,1-3% 净利率的生意。事实上,【能做到这样的创始人非常少】,以采买体系为亮点的公司也许在早期能有一些特殊竞争力,长期来看还是要回归零售运营能力。
- 规模生意表示公司应该很清楚自己需要靠规模来获得渠道和货上的长期竞争力,规模要实现尽可能大、尽可能密,供应链需要足够的体量和密度才能压出利润,如果以终为始来思考渠道和货:
- 渠道,社区才是所有流量的原点,写字楼和商场的开店空间是有限的,社区(人群画像复杂性、固定物理流量等属性)才能支撑万店目标;
- 货,追溯其源头,本质就是来自品牌方,黄牛或者大贸无法承载大规模稳定货源,所以【折扣渠道如何跟品牌方实现共赢】是判断该业态长期价值及竞争力的基石问题。
- 品牌方需要什么?
- 出库存尾货只是短期需求,本质来自于一个短经济周期里产能和需求的错配,在这周时期里或许会自我折损式出货,但品牌方是可以很快在 1-2 年调整产能,来实现更好的库存管理。品牌方长期还是需要稳定价盘下的利润和增长,这是跟很多折扣渠道的运营方法是相违背的。
- 同时,扩展一下【渠道】部分,商场店的客流属性跟品牌方在天猫、盒马等正价渠道的客户属性是重合度很高的,折扣渠道如果从品牌方手里拿亏本出掉的尾货,洗掉了他们在可以赚钱的用户群那里的赚钱机会,长期利益是不一致的,规模越大对品牌越不利。
- 有些玩家会说,可以做自有品牌或者品牌专供,但那是其他类型渠道也可以做的,本质还是回到谁能实现利益共赢、做大规模,而不是收割加盟商或者倒逼品牌方。如果没有规模,折扣/零食连锁的防御性会很差,一家店赚钱,那它旁边很可能其他人也来开,大家都变得不赚钱。
- 以上,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有阶段性红利的生意模式,如果你想开店,完全可以选好址去开一家,但如果是机构投资,还需要审慎观察,找到真正有零售运营能力,能实现品牌方共赢价值,长期主义的公司团队。
发表评论